齐家村社戏最后的压轴曲目是《双投唐》,没有人比苟超更熟悉了。

当时给白山子讲戏时,还特意说过,此曲又名《断密涧》。

看来他俩还是挺有默契的,都喜欢第一个名字,苟超有些自嘲的想到。

不过异世毕竟是异世,还没有京剧这种曲目。那两个表演者的唱功虽然不错,可没有了摸索上百年的成熟的乐器配合,表现力上还是要差上不少。

还有就是京剧最引人注目的脸谱装扮,白山子到底是没亲眼见过,只是听他描述几回,模仿的就有些不伦不类。

苟超乍听之下,内心顿时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,滋味复杂。

明明现场的人群已经很安静了,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前所未有的表演形式。

两位演唱者的声音也极具穿透力,半个齐家村几乎都能听得见。

可声波传进苟超耳朵,他却解码不出其中的意味。只是觉着浑浑然有两道声音在耳旁响起,具体内容却怎么也听不清。

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下一个选段开始,才好转过来。

调整好心态,重新一听,苟超才发现,这《双投唐》的内容还是做了少许改动的,与教给白山子的并不完全一样。

带着审视的目光来看表演,自然到处都是疏漏。

可在极度缺乏精神生活的异世乡村,本土化的京剧名段那是获得了极大的热捧。

苟超只能酸酸的嘟囔几句“土包子”,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佩服这些表演艺人的。

没有专门的舞美,缺少齐全的配乐,服装、人员都很简陋,可依然引发了观众的极大热情,甚至可以说是激情。

当人群听到李密死在断密涧时,到处是压抑不住的叫好声。

当看到王伯当身死箭下时,众人又忍不住潸然泪下。

当看到唐王着令将王勇厚葬时,四周皆是长出口气地欣慰,纷纷夸赞唐王有识人之明。

等到这场农村大联欢彻底结束,苟超终是没能忍住,上前询问起白山子的近况。

“白山子是何人?”

得到的便是这样的答复。

细问之下,班主只说是在伏牛山附近的乡下,无意间听闻此曲,连听月半才学明白。

这时代是没有版权一说的,那青楼楚馆、舞乐伎坊,但凡出现一首名曲,大江南北都会争相传唱。

班主还直言,当时在一旁学曲的可不止他们一众,不少同行都在暗暗学习。

苟超只好把白山子的形貌做了一番描述,又问他演唱王伯当一角的,是否长成那个样子。

“不是!”

那班主答的十分肯定,随即补充道,

“这王勇一角明明人到中年,哪会让一少年来唱。再者,小郎所述那如同谪仙一般的人物,老夫见识浅薄,还不曾见过。”

见苟超一直追问,老者也有些好奇,又问到:

“怎么,小郎曾经听闻此曲?所寻郎君竟也会唱?”

苟超只是笑笑,并没有回答。

刚开始看到戏班子唱他带来的曲目,心里总是有些愤慨的。

这时静心一想,京剧选段根本就不是他发明的,他也不过是个传播者,有什么好愤慨的。

接着又听老者说不是跟白山子所学,且他们根本就是明目张胆剽窃别人,《双投唐》现在那是传播的极广。

苟超对白山子那点隐隐的不满也就烟消云散。

想他竟能在人前唱曲,以使此曲传开,估计那时他该心情不错。

看来他应该过得不错。

过好了,也不传个消息,害自己还担心好久。

到了最后,竟是改成埋怨了。

****

冬至一过,转眼就进了腊月。

苟超这段时间又给里正家,田老憨家打了两铺火炕。